微信扫一扫

市民的道德修养犹如标尺,衡量出一座城市的文明高度。今年以来,我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为目标,以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立足点,以学雷锋志愿服务、孝敬教育、诚信教育、勤劳节俭教育为切入点,在精神文明建设上深耕细作,文明之花在各行各业璀璨绽放。
多措并举“24字”家喻户晓
22日是高区怡园街道办事处卧龙山社区的党员学习日。当天,十多名党员和部分社区居民围坐在一起,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24个字,概括了三个层面的意思。”党员张女士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由此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翻开《威海日报》《威海晚报》或点开威海网,在显著位置上都可看到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今年以来,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的学习、讨论活动不胜枚举。而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我市更是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广泛普及。不仅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平台,还利用政务微博@威海发布以及@威海播报等各种新媒体资源,宣传各级各部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创造的鲜活经验。
不仅如此,我市还利用丰富的手段,多层次、多渠道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流动阵地。在媒体刊播公益广告的同时,我市各公共场所和居民小区的楼宇电视、LED显示屏等也滚动播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此外,广场、公园、街道、社区、学校、机场车站码头、窗口服务单位等场所以及公共交通工具上也张贴悬挂“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这些设计感强、画面美观的公益广告,美化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更让满满的正能量“走入”市民心中。
对公益广告的设置,不少单位还定下了“硬杠杠”。市城乡建设委下发通知,要求施工单位对围挡进行规范,其中公益广告比例不低于35%。市物管办向全市物业公司发放了近万幅公益广告宣传画,确保在每个小区都能看到宣传画。
在城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随处可见;在乡村,文明行动也风生水起。在环翠区、荣成市、高区等乡村,各种形式的文明宣传活动将清新的文明风吹进了田间地头和农村居民的心中。
深度融合 弘扬传统美德
今年9月13日,家住经区的李丽参加了市文明办组织的一次“文化公益大讲堂”,通过主讲人——曲阜孔子礼仪文化学校校长金辉的讲解,她领悟到了幸福人生的真谛。“讲座的内容结合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发人深思,给人启迪。”李丽说。
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我市积极做结合文章,在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军营、进道德讲堂等“八进”活动同时,还将“八进”活动与机关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以及乡村文明行动等相融合,与道德讲堂、公益讲座、“我们的节日”等载体相结合,与全民阅读、“传统经典诵读”、“弘扬传统美德 践行当代价值观”等主题活动相衔接。通过这一系列深度融合的宣传、实践活动,用传统美德培育人们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诚信意识、友善品格。
重大纪念活动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想载体。在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时,我市开展了“爱国报国 圆梦中国”网上系列活动;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时,举办了“勿忘国耻 振兴中华”网上群众性系列活动……由此激发了市民的家国情怀。
此外,我市还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形势任务教育结合起来,让市民们在学习中反思、感悟。
典范引领人人都是践行者
日前,乳山市下初镇段家村健身广场上多了20余块图文并茂的“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牌,其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不时吸引村民驻足观看。
自去年以来,乳山市把“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进农村作为重要载体,全市601个村的主干道、健身广场、文化大院等重点场所分别规划和设置了2万多块公益广告牌。这些公益广告生动直观地向广大村民诠释了勤劳、节俭、向善、孝老、守礼等传统道德文化,有如一泓清泉滋润着百姓的心灵。对此,乳山市冯家镇中寨村妇女委员姜秀红表示,“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公益广告进村以来,家长里短的邻里纠纷明显少了,人人都向榜样村民看齐,争做模范人物,邻里关系更和谐了。
随着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市民身边涌现出了一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先进典型。榜样力量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引领着市民向好向善,引领着市民成为正能量的传递者。
自定义html广告位